鋰硫電池(Li-S)作為目前被廣泛關注的電池產品,其能量密度(2600 Wh Kg-1)遠超最先進的鋰離子電池。然而,S/Li2S的絕緣特性、鋰化/去鋰化過程中的急劇體積變化等固有問題,阻礙了Li-S電池的進一步商業化應用。例如,使用高硫負極會導致鋰沉積不均勻,從而降低Li-S電池的使用壽命。已有研究表明,通過優化陰極..
2024-08-20 sh默尼 31
以NaFSI為溶質,碳酸二甲酯DMC和磷酸三(2,2,2-三氟乙基)酯TFP構建了新的電解液體系。其核心思想就在于降低溶質和溶劑間的溶劑化相互作用來提高電解液穩定性。 溶劑的極性直接關系到其對固體材料(如鹽或SEI層)的溶解能力。理想的溶劑應具有足夠高的極性來溶解鈉鹽,以確保電解質的高離子導電性。然而,溶液的極性..
2024-08-01 sh默尼 216
鈉電池由于高能量密度以及豐富的鈉資源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被認為是下一代大規模儲能的候選電池體系。然而,在低溫條件下,鈉金屬負極存在界面動力學遲緩、鈉負極沉積/剝離不穩定等問題,尤其是與碳酸酯類電解液匹配時。碳酸酯類電解液與各類正極材料兼容性好,特別是具有較高電壓的層狀正極材料,且其實用化可以從鋰離子電池中獲得良好的經..
2024-07-31 sh默尼 23
最先進的鈉離子電池和先進的鋰離子電池之間存在差距,特別是在它們的比能量密度方面。盡管在開發用于高能量密度NIBs的高容量和高電壓電極材料方面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但由于固體電解質間相(SEI)和結構的溶解,NIBs的穩定性仍然是一個主要問題。因此,開發先進的功能性電解質,使SEI溶解最小,并與高壓正極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對于..
2024-07-31 sh默尼 15
NaFSI雙氟磺酰亞胺鈉和NaNO3顯著減少了形成LHCEs所需的鹽量,降低了電解質的成本。在Na|| Na(Ni0.3Fe0.4Mn0.3)O2電池中,在C/5速率下循環500次的容量保持率為80%。這項工作展示了一種開發安全、低成本、可持續的高性能鈉金屬電池的有前景的方法。
2024-07-25 sh默尼 18
利用鹽作為稀釋劑來降低昂貴的稀釋劑和鹽的用量。通過使用硝酸鈉作為模型稀釋劑,提出了一種非易燃、經濟實惠的TMP電解質體系,其中NaFSI,雙(氟磺酰)亞胺鈉,雙氟磺酰亞胺鈉和NaNO3的低濃度顯著降低了LHCE所需的鹽量,降低了電解質的成本。這種TMP電解質體系能夠形成緊湊、均勻的鹽衍生的電極-電解質界面層,顯著提高了..
2024-07-22 sh默尼 14
由于鋰供應的有限性和高成本,鈉離子電池(SIBs)因鈉具有~2.75%的高地殼含量和低廉的價格,已經取得顯著進展,部分甚至達到了商業化水準,例如鈉電池材料NaFSI
2024-07-17 sh默尼 31
在不易燃的NaFSI-TEP/TTE電解質中,NIB全電池的循環性能得到了極大改善.由此可見,在長期循環過程中,NaFSI-TEP/TTE電解質在正、負極均形成了穩定的電極-電解質界面,實現了電池的長循環壽命。
2024-07-16 sh默尼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