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作為一種能量密度高、不排放溫室氣體的清潔能源,是解決世界化石能源儲量短缺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與傳統的鈾反應堆相比,釷基熔鹽反應堆具有產生劇毒放射性核素較少的優勢,因而更加環保。此外,自然界中釷的儲量是鈾的3-4倍,且易于開采。因此,有必要通過多種途徑完成釷的捕集,來滿足核能的發展。然而,常見的釷吸附劑由于質子化作用,在較高的酸度下吸附性能較低。因此,開發可用于高酸度下釷捕獲的新型材料至關重要。
離子液體(ILs)與傳統的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相比,具有低飽和蒸氣壓、高熱穩定性和寬電化學窗口,且能夠針對特定應用場景進行結構和功能的設計。目前,已有一些特定功能的ILs被用于金屬元素的元素捕獲。但是,高酸性條件下的釷的聚集特性阻礙了pH響應離子液體(SIL)對其捕獲富集。而有研究表明,在特定載體上負載ILs可以使復合材料具有多孔結構和較大的比表面積,從而提高對金屬元素的捕獲性能。三聚氰胺甲醛(MF)因其化學性質穩定、可阻燃、保溫性能優異以及具有多孔特性等,已被廣泛用作復合材料的載體。因此,利用MF的多孔特性將SILs負載到MF上,可以分散SILs,從而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