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安全性阻燃電解液的發展是鋰離子電池大規模推廣應用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環。目前,阻燃型電解液的使用通常能夠提高鋰離子電池的安全性能,但會犧牲一部分鋰離子電池的電化學性能。未來阻燃電解液的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1)發展電極界面兼容性優異的多功能阻燃添加劑或阻燃溶劑,即不僅具有阻燃效果,而且具有界面成膜功能;或將阻燃劑與功能成膜添加劑聯用,發揮協同作用。
(2)通過原位表征手段研究阻燃電解液與電極界面性質,研究其氧化還原分解機制,反饋指導阻燃電解液優化改進;加強各阻燃電解液體系的阻燃機理研究。
(3)發展聚合物微膠囊包裹阻燃劑的實用技術,保證阻燃劑只在極端失控情況下起作用,并在大容量電池中驗證此技術。
(4)發展更多電極界面兼容性優異的高濃度阻燃電解液體系。
(5)開發新型低黏度阻燃型離子液體基阻燃電解液;或開發性能優異的阻燃型凝膠聚合物電解質。
(6)不能單純只評估阻燃電解液的阻燃效果,還需在大容量電池中全面評估阻燃電解液的實用性,包括電化學性能測試、濫用性測試、熱安全性測試(ARC設備)等。
FIM1002-1-乙基-3-甲基咪唑雙氟磺酰亞胺鹽用作鋰電池“安全”電解液的重要組成,充當特效助劑與溶劑作用,兼容多種鋰(Li)鹽,高效阻燃、低熔點、低粘度、不揮發、高導電、寬電化學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