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向膜是具有直條狀刮痕的薄膜,作用是引導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圖1.1)。在已蒸上透明導電膜(ITO)的玻璃基版上,用PI涂液和轉輪(roller),在ITO膜上印出一條一條平行的溝槽,到時候液晶可依此溝槽的方向橫躺於溝槽內,達到使液晶呈同一方向排列之目的。此具有一條一條方向的膜,即為配向膜。
液晶之所以可應用于螢幕上,乃因其在平行分子方向與垂直分子方向之誘電率不同,因此可用電場驅動之,另一方面,由于液晶也具有視分子方向而變化之折射率(也就是具有雙折射),可改變偏極光之偏極方向,最后更因液晶與配向膜之界面有很強之作用力(AnchoringStrength),在電場關閉后液晶就靠著彈性系數(恢復力)而恢復到原來之排列,由此可知沒有配向膜之存在,液晶是無法工作的。但在液晶螢幕之應用上,其液晶分子與配向膜表面呈某一角度的傾斜(即預傾角,PretiltAngle),如此才能達到均一配向的效果。
配向膜涉及的涂布非卷式濕法涂布,方式有傳統的定向刷磨法和現在的UV光配向法、電子漿配向和離子束配向。
FC5000、FC5500是比3M FC4400性能更優的高效光學透明抗靜電劑,與乙酸乙酯、丙酮等溶劑互溶,可100%替代FC4400用于丙烯酸、聚氨酯等壓敏膠體系,無PFAS且氟(F)含量可降低~60%,成本可降低~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