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HT-PEMFC)因具備環境友好性和高效性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研究熱點,其核心是HT-PEM材料的創新與結構設計。磷酸(PA)摻雜的聚苯并咪唑(PBI)膜是常用的HT-PEM材料,但PA有限的摻雜量影響容易其電化學性能。有研究者通過引入功能基團(如咪唑、吡啶和磺酸基團等)構建氫鍵網絡提升質子電導率,或通過超微孔結構、微相分離、季銨基團相互作用等策略改善PA保留能力。但目前依舊存在PA流失導致膜骨架強度下降、交聯結構犧牲質子傳輸等問題。
聚離子液體(PIL)的引入為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了新思路,它可在提供交聯結構的同時改善質子傳輸,顯著提高膜的電導率并保持拉伸性能,同時解決了離子液體易流失的問題。
基于此,長春工業大學的王雙團隊提出兩親性分子設計與聚離子液體(PIL)交聯策略,構建了高氫鍵密度的新型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并對該膜的化學穩定性、機械性能和電化學性能進行表征,旨在開發兼具高PA吸附、優異保留能力及良好綜合性能的HT-PEM,為HT-PEMFC的實際應用提供新路徑。
該研究通過構建高密度氫鍵網絡與引入聚離子液體,成功實現了HT-PEM在電導率、PA保留率和長期穩定性之間的協同優化,為高溫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的實際應用提供了重要參考。
原文鏈接:
https://doi.org/10.1016/j.memsci.2024.123523
原文作者:
Xianfeng Guan, Wanzhen Wu, Shuyu Zhang, Guangpeng Ma, Xinpu Zhou, Cuicui Li, Di Yu, Yu Luo, and Shuang Wang
DOI: 10.1016/j.memsci.2024.123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