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子液體作為一種全新的功能化介質和材料,已在材料、化工、生物質、電化學等諸多領域展現了良好的應用前景,其應用領域也從化學制備擴展到了環境科學、材料科學和工程技術等領域。化學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但傳統化學工業存在能耗高、物耗高、污染嚴重等問題。實踐證明,新型介質的出現往往能夠產生工藝過程的重大革新,從而大幅度降低能耗、物耗和污染。離子液體作為一種新型介質,為節能減排及實現物質溫和轉化提供了新的途徑。離子液體已引起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已逐漸成為國際化學化工領域的研究前沿和熱點。離子液體之所以在眾多領域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源于其具有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例如液態溫度范圍寬、幾乎可忽略的揮發性、電化學窗口寬,尤其是其性質可調。對其微觀結構與物理化學性質之間定量關系的全面掌握、調控及建立相關性質的計算模型,是離子液體篩選、設計以及獲得工業化應用的前提。離子液體或作為“綠色”介質,或作為催化材料,或二者兼而有之。離子液體向工業化推進的速度以及所展現的巨大潛力仍令人鼓舞。在生物質能源利用方面,研究表明離子液體對于纖維素的溶解處理具有良好的效果,開發新型、低毒、價廉且高效溶解纖維素的離子液體成為該領域的重要研究內容。在能源及環境方面,采用離子液體可以對二氧化碳進行高效、高選擇性、環境友好的捕集或固定。離子液體還可作為新型材料、潤滑劑等,它的研究與開發對國家能源及國防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有分析認為,未來10年(2010-2020)全球離子液體需求將大幅增長,2020年的銷售額將從當前(2010年)的約3億美元強勁增長至34億美元。目前,離子液體已在聚合反應、選擇性烷基化和胺化反應、酰基化反應、酯化反應、催化加氫反應、烯烴的環氧化反應、電化學合成、支鏈脂肪酸的制備等方面顯示出應用成效和優勢,如反應速度快、轉化率和選擇性高、催化劑可循環重復利用等優點。將來,離子液體可能實現大規模應用或引領高新技術發展的方向還有溶劑萃取、物質的分離和純化、廢舊高分子化合物的回收、燃料電池和太陽能電池、工業廢氣中二氧化碳的提取、核燃料和核廢料的分離與處理等。就在離子液體應用研究如火如荼之時,我們萬萬不可忘記,任何事物都是具有兩面性,利與弊是孿生體。我們在利用利之時,不要忘記其可能存在的弊端。
天津大學的毛大慶和南開大學的羅義等人的研究結果,就對我們開展離子液體應用給出了一個令人吃驚的提醒。
據美國化學會《化學與工程新聞》(C&EN)周刊網站2014年4月30日報道,我國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羅義(Yi Luo音譯)博士和天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毛大慶(Daqing Mao音譯)等人的研究結果表明,離子液體作為綠色化學的環境友好型溶劑,可以替代傳統的溶劑特別是揮發性有機溶劑。但是它的使用也有令人擔憂的一面,增加細菌細胞膜的滲透性,有助于抗性基因在微生物之間的轉移或傳播。提升抗性的離子液體的結構式化學名稱為1-butyl-3-methylimidazolium hexafluorophosphate翻譯成中文為1-丁基-3-甲基六氟磷酸鹽咪唑鎓或者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鹽,通過該離子液體可以提升抗生素抗性基因在細菌之間的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