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鈦礦太陽能一般由電子傳輸層、鈣鈦礦吸光層、空穴傳輸層組成。Spiro-OMeTAD 是目前應用最廣且最有效的有機小分子空穴傳輸材料。為了提升spiro-OMeTAD 的光電性能,往往會加入鋰鹽 ( LiTFSI) 和四叔丁基吡啶 (TBP),然而 LiTFSI 和 TBP 被認為是造成器件性能下降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當前對于添加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添加劑本身,少有人考慮到 LiTFSI 的溶劑乙腈 (ACN) 對鈣鈦礦層的腐蝕作用。我們利用極性更小的醇類取代極性較大的 ACN 作為 LiTFSI 的溶劑,研究發現醇對鈣鈦礦層的影響(圖 1a)相較于 ACN(圖 1b)更小。以醇作為 LiTFSI 的溶劑,鈣鈦礦的結構更穩定、缺陷更少,電子空穴復合的幾率更小,由此我們制備出光電轉換效率達 19.43%的器件,相較于 ACN 的 17.12%有著明顯提升。